材料选择:
主流选用 304 不锈钢板(食品级,耐锈蚀,适用于生活用水 / 一般工业用水),特殊场景(如化工、海水环境)选用 316L 不锈钢板(耐腐蚀性更强)。板材厚度需根据水箱容积、高度计算,例如:容积<10m³、高度<3m:侧板厚度 1.5-2.0mm,底板厚度 2.0-2.5mm;
容积>50m³、高度>5m:侧板厚度 2.5-4.0mm(分多层,底部厚、顶部薄),底板厚度 3.0-4.0mm。
参数确认:
根据客户需求确定水箱尺寸(长 × 宽 × 高)、接口位置(进水口、出水口、溢流口、排污口)、支撑方式(落地式 / 支架式),绘制 CAD 加工图纸(含展开图、焊接节点图)。剪切下料:
用数控剪板机按图纸尺寸切割不锈钢板,确保板材尺寸误差≤±1mm(避免后期组装错位);对于异形件(如边角、接口法兰),用激光切割机切割,保证切口平整、无毛刺。折弯成型:
用数控折弯机将侧板、顶板、底板折成预设形状,例如:侧板折弯成 “L 型” 或 “U 型”,便于层间拼接;
顶板折弯成 “拱形”(增强承压能力,防止积水);
接口法兰折弯成 “环形”,预留螺栓孔(间距均匀,确保密封)。
折弯角度误差需控制在 ±0.5°,避免影响组装密封性。焊接方式选择:
关键部位(侧板拼接、底板与侧板连接):采用氩弧焊(TIG 焊),焊接电流 80-120A,氩气纯度≥99.99%(防止焊接处氧化发黑,保证耐腐蚀);
非承压部位(顶板拼接):可采用点焊(间隔 50-100mm,固定位置即可)。
组装顺序:
先固定底板:将底板拼接后焊接,底部垫橡胶垫或防腐支架(避免直接接触地面锈蚀);
安装侧板:从底部第一层开始,逐层向上拼接,每层侧板之间用 “满焊” 密封(焊缝高度≥板材厚度,无虚焊、漏焊);
安装顶板:顶板与侧板顶部焊接,预留人孔(方便后期检修)和透气孔(平衡气压,防止溢水);
焊接接口:将进水、出水、排污等法兰接口焊接到预设位置,接口与水箱内壁平齐(避免水流冲击产生涡流)。
焊缝打磨:
用角磨机配合不锈钢专用砂轮片,将所有焊缝打磨平整(粗糙度 Ra≤6.3μm),去除焊渣、毛刺和氧化层(氧化层会导致局部锈蚀,影响使用寿命)。酸洗钝化:
将水箱整体浸泡在酸洗钝化液(硝酸 + 氢氟酸混合液,浓度根据板材调整)中 10-20 分钟,或用喷雾器均匀喷洒,去除表面氧化皮,形成钝化膜(增强不锈钢表面耐腐蚀性);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,晾干。外壁处理(可选):
若水箱安装在室外,外壁可喷涂不锈钢专用防腐漆或包裹保温层(如聚氨酯保温层,防止冬季结冰)。密封检查:
用手电筒照射水箱内部焊缝,观察是否有缝隙;重点检查接口法兰与密封圈的贴合度,确保无错位(密封圈选用食品级橡胶,如 EPDM,防止漏水)。水压测试:
向水箱内注水至满液位,保持 24 小时(或按客户要求时长),观察:焊缝处是否有渗水、漏水(用干布擦拭,无湿润痕迹为合格);
水箱侧板、顶板是否有明显变形(变形量≤板材厚度的 1/3 为合格);
若发现问题,需重新焊接、打磨后再次测试,直至合格。